
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的“歷史巨變”展區(qū)中,被稱為“反腐之角”展出的實物和圖片引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和拍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要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zhí)著,深化標本兼治,堅決清除一切腐敗分子,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繼續(xù)推進改革開放營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tài)?!?br />
8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為主題,全景式回顧改革開放40年歷程。該片的第5集《立國之本》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反腐敗成果,展現(xiàn)出反腐敗為改革開放提供的有力保障。本報記者對話《必由之路》總撰稿張勤,聽她講述創(chuàng)作歷程和片中故事。
記者:請您著重介紹一下第5集《立國之本》的構思和設置考量。
張勤: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改革開放是第二次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開啟社會主義建設是第一次革命。革命順利進行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執(zhí)政黨,而執(zhí)政黨的生命力源于自我革命,所以整集我們主要圍繞黨的自我革命和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社會革命的勝利這對核心關系展開。
我們黨敢于旗幟鮮明地指出自己面臨著消極腐敗危險,同消極腐敗現(xiàn)象作堅決斗爭,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這成為黨領導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重要經(jīng)驗。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恢復設立中央紀委;1993年,黨的紀檢機關和行政監(jiān)察機關實行合署辦公,并逐步建立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2002年,黨中央提出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方針。在這集里,我們還特意提到了位于平安里西大街41號的中央紀委機關大院,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嚴以律己的歷史進程和堅定意志。特別是2018年3月23日,在那個大院里又誕生了反腐敗力量的最新尖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這個全新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和中央紀委合署辦公,實現(xiàn)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jiān)察全覆蓋。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9年經(jīng)濟工作、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展現(xiàn)新氣象,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
我們在片子里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反腐敗成果,選用了一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重要講話的同期聲: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于直面問題,敢于刮骨療毒。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
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我們在片中給了很大篇幅來做一個鋪陳,它是自我革命中特別重要的內(nèi)容。
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以來始終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的思想、組織、作風三大建設,到十六大提出“制度建設”,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設”,再到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十九大報告又用“紀律建設”替代“反腐倡廉建設”,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將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其它五大建設之中的六大建設。這其中,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各項建設首位,作為統(tǒng)領,地位十分突出,這在黨建工作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黨的建設聽起來有點抽象,當你把黨的建設還原到一個個優(yōu)秀黨員、一個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故事中,這個黨的偉大自然就彰顯出來了。我們選擇了航空工業(yè)試飛中心試飛員的故事,試飛員是在和平年代離死神最近的人,飛機從在圖紙上一直到設計出來以后,試飛員是要第一個把它飛上天的人。12年前,試飛中心遭遇了6位試飛工程師在試飛中犧牲的事件。但在不久前,運20要迎來第一次大規(guī)模真人空運試驗時,報名人遠遠超過規(guī)定人數(shù),在這里,黨員起了模范帶頭作用。最終,登上運20的試飛人員中有四分之三都是黨員,這次真人空運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真正是國之重器,以命鑄之。作為試飛一線的共產(chǎn)黨員們,用青春和生命,努力踐行著他們在黨旗下的錚錚誓言。
當然,黨的自我革命,還應包括吸收新鮮血液、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所以傳承也很重要,這是未來長治久安的基礎。選材時,我們特意選了東南大學醫(yī)學院二年級的學生楊雯迪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拍出來的效果也蠻好的。不能讓觀眾覺得理想信念只是老一輩人的事情,傳承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講過,“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記者:第7集《大國之盾》講述了古田再出發(fā),正風肅紀尋根溯源,實際上也是在講黨的紀律。
張勤:對。因為1929年古田會議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chǎn)黨人,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與有悖于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種種舊軍隊習氣徹底決裂。從此,紅軍隊伍浴火重生。而85年之后的2014年深秋,習近平主席率領400多名高級將領來到古田,主持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目的是尋根溯源。長期和平環(huán)境對軍人是個嚴峻考驗,面對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巨大變化,一些官兵尤其是有的領導干部動搖了理想信念,背離了共產(chǎn)黨人和人民軍隊的初心。習近平主席嚴肅指出部隊中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十個方面突出問題。他強調,這些問題已經(jīng)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否則軍隊就有變質變色的危險!我們在片中,還播出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等曾經(jīng)位高權重的軍人受到嚴肅查處的視頻,彰顯我們黨對腐敗分子嚴懲不貸的堅強決心。
記者:關于黨的自我革命和反腐敗工作,片子傳遞了哪些觀點?觀眾又有何反響?
張勤: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jīng)濟實力、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國際形勢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對黨治國理政的考驗之大前所未有。針對這一現(xiàn)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曲青山稱,“在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執(zhí)政,黨面臨著各種復雜而長期的考驗。同時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也更加嚴峻地擺在了全黨的面前。怎樣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新形勢下黨面臨的挑戰(zhàn),也在考驗著我們黨的執(zhí)政能力?!?br />
翻開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一組組沉甸甸的數(shù)字展現(xiàn)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五年來,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18.9萬起,處理黨員干部25.6萬人; 五年來,經(jīng)黨中央批準立案審查的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在片中也有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人受審時的畫面,我們配的解說詞是“壯士斷腕,為的是保住元氣;猛藥去疴,為的是重煥生機”。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fā)。正風肅紀,反腐懲惡,以雷霆萬鈞之勢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黨風政風持續(xù)好轉,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
2018年2月22日,春節(jié)假期后第一個工作日,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進駐工作拉開帷幕。15個中央巡視組重整行裝再出發(fā)。事實證明,巡視作為黨內(nèi)監(jiān)督戰(zhàn)略性制度安排,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fā)展,很好地實現(xiàn)了標本兼治的戰(zhàn)略作用。我們在片中配了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過勇的同期聲,“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實現(xiàn)了以德治黨與依規(guī)治黨的相統(tǒng)一。中央全面梳理和修訂了黨規(guī)體系,強化制度建設,這不僅為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落實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br />
我們在新媒體上發(fā)布《必由之路》幾個短視頻,一放上去瞬間吸粉幾十萬,觀眾反響熱烈。網(wǎng)友賈弢說,因為有此(反腐)力度,“打虎”徹底,才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網(wǎng)友良言也表達了內(nèi)心的喜悅,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彰顯了我們黨鏟除腐敗的決心和信心,自我糾錯的能力不斷加強,得到了廣大人民的稱贊,提升了人民對黨的信心,重塑了黨的形象,堅持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就有了根本保證,我們的事業(yè)一定能成功。眾多網(wǎng)友表示,反腐力度深得民心,反腐是改革的保障,改革需要保持反腐力度,反腐是為了更深入的改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須一體推進。
記者:能否與讀者分享在專題片制作過程中的那些感動?
張勤:記得在播放《立國之本》那天,我自己寫了一個小導語:中國共產(chǎn)黨抽象嗎?遙遠嗎?8900多萬黨員,很具體,很親近,也很有力量,它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身邊的人,它就是一個龐大的“精英團隊”。建黨不到100年、新中國成立不到70年,從1921年13人在上海正式建立“創(chuàng)業(yè)團隊”——中國共產(chǎn)黨,到現(xiàn)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這么龐大的“精英團隊”不好帶,但是必須得帶好,因為事關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所以,要全面從嚴治黨,要自我革命,剔除“蛀蟲”、治好“病樹”、拔掉“爛樹”,讓整個組織越來越好。
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改革開放很重要的一條啟示。經(jīng)濟建設同樣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其實就是要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黨組織的先進性,這在新時代確實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持續(xù)不斷糾“四風”,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這些都是我在撰寫時最深的體會。
還有83歲的擰∧申請入黨的事也讓我很觸動。擰∧生于1935年,前半生看到新中國蒸蒸日上,后半生看到改革開放蓬勃向前,在耄耋之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什么那么有力量。因為信仰,因為宗旨,因為理想。80多歲了矢志不渝,一生都在追求著向黨組織靠攏,決心一輩子跟黨走,這份執(zhí)著的堅守令人感動。信仰的力量是穿越時空,最具有震撼的力量。(本報記者 楊海龍)